二、相机参数设置

A基础设置

格式:RAW(保留更多后期空间)。

对焦:

手动对焦(MF),将镜头对焦环调至无限远(∞),再微调回一点(避免星星虚化)。

或用实时取景放大屏幕,对准一颗亮星手动对焦至最清晰。

防抖:关闭镜头/机身防抖(避免三脚架模式下产生抖动)。

B曝光三要素

光圈:开到最大(如f/2.8),增加进光量。

快门速度:遵循「500法则」(避免星轨):

快门速度 ≤ 500 / 镜头焦距(全画幅)。

例如:24mm镜头 → 500/24≈20秒,即快门≤20秒。

ISO:根据环境光调整,通常1600-6400(全画幅可更高,APS-C建议3200以下)。

C白平衡

手动设置为「钨丝灯」(3200K)或「荧光灯」(4000K),保留星空蓝色调,后期可微调。

三、拍摄技巧

A构图

加入地景(山脉、树木、湖泊)增加层次感,利用「三分法」或「对称构图」。

开启相机的「水平仪」功能,避免画面倾斜。

B降噪策略

机内降噪:关闭长曝光降噪(会延长拍摄时间)。

后期降噪:拍摄多张(如10张)叠加,用Sequator或Starry Landscape Stacker软件降噪。

C特殊拍摄

星轨:使用间隔拍摄功能,连续拍摄200张以上,后期用StarStaX合成。

流星雨:广角镜头+大光圈,ISO 3200-6400,快门15-20秒,连续拍摄等待流星划过。

四、后期处理(以Lightroom为例)

A基础调整

曝光:适当提亮(避免过曝)。

对比度:+10~20,增强星点清晰度。

高光:-50,保留银河细节。

阴影:+30,提亮地景。

清晰度:+15,强化星点边缘。

色彩校正

色温:微调至偏蓝(如3800K)。

色调:+5~10,增加紫色调。

饱和度:+10,增强星空色彩。

B降噪与锐化

明亮度降噪:+20~30(减少噪点)。

锐化:数量30,半径1.0,细节25(仅对星空区域锐化)。

C局部调整

用「画笔工具」提亮地景,或用「渐变滤镜」压暗天空边缘。

五、常见问题解决

星星拖尾:快门速度过快(缩短曝光时间或换更广角镜头)。

画面模糊:检查三脚架是否稳固,关闭防抖,使用快门线。

噪点过多:降低ISO,增加拍摄张数后期叠加降噪。

对焦不准:用实时取景放大屏幕手动对焦,或提前在白天测试对焦点。

六、进阶建议

赤道仪:长时间曝光时使用,可抵消地球自转,拍摄更清晰的深空天体。

天文改机:移除相机红外截止滤镜,提升氢α波段敏感度(适合拍摄星云)。

计划软件:使用「巧摄现场版」或「Stellarium」提前规划拍摄时间与构图。

最后提醒:星空拍摄需要耐心与练习,首次尝试可能不完美,但每次调整都是进步。带上热茶和保暖衣物,享受与宇宙对话的静谧时光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