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月饼为什么卖不动了”登上网络热搜。根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月饼产量在32万吨,销售额为220亿元。今年中秋月饼产量与销售额则预计约30万吨与约200亿元,相比上年或略有下降。
全国多地月饼市场上,月饼打折促销、销量减少的情况非常多,但是,也有不少网红月饼却是排队难求,比如胖东来网红大月饼、天津的网红巧克力流心手工月饼,月饼市场呈现出了“冷热”不同的态势,究竟为何?
超市:提前降价 散装比礼盒好卖
9月11日傍晚,记者来到市区内华润万家旗下的一家万家life超市,一进超市门,就看到迎面摆放着礼盒月饼与散装月饼。
这些月饼都在进行打折促销。桂顺斋花开富贵礼盒原价189元,现价69.9元;三只松鼠浓情流心礼原价39.9元,现价37.9元。散装月饼也在优惠,桂顺斋广式五仁月饼原价一块11元,现价7.9元,桂顺斋广式红豆沙馅月饼一块原价9元,现价5.9元。一些散装改良月饼也从一块3.6元,优惠到三块9.9元。
除了这些,这里售卖的月饼中还有“红豆蛋黄大福饼”月饼,写着胖东来大月饼同款,价格也由原本的29.9元,优惠到26.8元。
记者在此区域观察半小时,来超市购物的客人,会不时地在月饼区看一会儿,有些人会选购一些散装月饼,并仔细看一下生产日期、保质期,在此期间,并未有人选购礼盒月饼,胖东来大月饼同款有小孩子闹着要买,但是被家长制止。
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超市进的月饼种类、数量不如往年多,每年月饼打折是在节前三天左右,今年提前了大概在节前一周,今年散装月饼卖得还可以,礼盒月饼目前看来买的人相对少,或许到节日前一两天选购的人会多些。不过,最近几年超市里的月饼卖得都不是特别好,比几年前差多了,现在老百姓消费更理性了。”
“另外,流量经济也吸引走了不少消费者,你看网上称胖东来大月饼都排长队卖断货了,我们超市进了同款月饼,但是消费者不怎么认,宁愿认可网上抢购胖东来的,我们这同款月饼目前为止就卖了30块左右。”这位工作人员说。
在市区内一家大润发超市内,记者看到散装月饼和礼盒月饼并未摆放在一起,且位置都不太明显。散装月饼可选购种类少,只有稻香村的三四种口味月饼,价格在6.5元。还有一些不太知名品牌的蛋月烧月饼,价格在3.5元。
在礼盒月饼方面,有稻香村、桂顺斋、大桥道等品牌,价格在99元至358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月饼销售情况并不好,有些市民会选购一些散装月饼,数量不多。礼盒月饼一天最多卖三四盒,售出也多是100元左右的。”
品牌店铺:客流一直没断 但不如几年前
9月12日中午,记者来到市区一家好利来连锁店内,里面各个样式的月饼、月饼礼盒已经陈列,价格在139元至400多元。
口味方面,既有传统口味也有创新口味,红豆沙蓉、蛋黄麻薯红莲、麻薯云腿肉松、灯影牛肉……单价在十几元、二十几元。记者在店内观察半小时,进店购买月饼的市民不少,客流一直没断,其中购买礼盒月饼的客人占多数。
一对夫妻前来选购月饼,手里拿着好利来的礼券,在200多元与300多元的月饼礼盒间犹豫。另一男士走进店内,直接冲着礼盒月饼而来,店内工作人员为他做介绍,他手中也拿着好利来的纸质礼券。
“确实有不少人是拿着我们的礼券来购买月饼的,但也有不少人是直接花钱来买月饼的,今年月饼卖得还可以,从一周前客流开始起来的,大家选购的礼盒什么价格都有,从100多元至400多元,没有特别集中在哪个价格卖得好。口味上面,传统蛋黄等口味卖得比灯影牛肉等新口味要好。”
随后,在市区内一家大桥道食品店内,记者看到这里的礼盒月饼与散装月饼,也都摆放在了明显的位置上。
礼盒月饼的价格由低到高为49.9元、69元、99元,最高为399元。口味上百果、豆沙、五仁、蔓越莓、榴莲、树莓……传统与创新兼具。在记者观察的半小时内,店内不时有客人购买礼盒月饼、散装月饼,“今年散装月饼传统口味卖得不错,巧克力与树莓口味的创新月饼也卖得很好,可以说新老口味都有喜欢的人。在礼盒方面,客流量一直没有断过,购买者多是选择100元左右一盒的价格,中年以上购买者更多一些。”
工作人员称:“虽然卖得不错,但是和几年前比还是要差不少,几年前购买者都排长队,越临近节日人越多,今年再看看,或许中秋节正日子人会更多一些。”
为何月饼销量有好有坏?
记者采访以上店铺后,对比前几天采访天津网红手工月饼店的情形,感觉市民们对不同店月饼的购买热情,确实差别很大。
在天津的欣乐糕点店、沙记糕点店、洪湖里马记糕点店门前,这些日子只要这些店开门,都是排起长长的购买队伍,这些手工月饼店可以说供不应求,每日都是提前售罄网红款月饼,可以看出,微博热搜的“月饼为什么卖不动了”,并不是一概而论的。
在流量经济的当下,能成为网红、有特色、能吸睛的月饼店是爆火的,此外,本身就有多年知名度的品牌店铺月饼,也能维持客流不断的情形。只是,一些商超内的月饼、礼盒,一些不知名月饼生产商做出的月饼,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这与人们近些年越发理性消费不无关系,月饼需求量总体减少了,但是月饼仍在中秋节前,大量集中涌向市场。
9月11日,记者采访了本市一家月饼生产企业,这家企业近两周每天忙碌13个小时,不停地赶工生产月饼,订单量是去年的4倍……
这家“好面花饽饽”企业负责人韩晓辉称:“现在,大家消费越来越理性,饮食观念也越来越健康,现在的中秋节政府部门、大企业已经不主张发月饼了,所以整体市场环境肯定不如之前了,购买月饼的消费者更多是自己吃,送亲友吃,所以制作更质优价廉、更有新意的月饼,才能脱颖而出。”
他们企业在中秋节做月饼虽然才第二年,能翻了四倍订单,正因为主攻的特色是让大家“吃点好的”。
比如黑芝麻馅儿要求掰开看到真芝麻,五仁馅儿升级为了十仁馅儿,迎合现代人口味,制作时也是低油低糖。“我觉得任何领域想要打开消费局面,都是不容易的,所以中秋节月饼卖得好不好,一方面是看大环境,另一方面还要看企业自身的本事。”
记者|张赫洋
原标题:《月饼真的卖不动了吗?津云记者实地探访→》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