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19

GP

42

【心得】[開箱]七年多,久違了,3930K升級3960X隨筆心得

開箱評測

樓主

哆啦A夢小矮子

rickz009

GP78

BP-

2020-01-22 08:41:55

繼上次PO文有一段時間了...這篇沒啥,就七年半老夥伴的升級日記文讓各位板友見笑了XD想看怪怪版本的請走這裡陪伴我七年多的四號機CPU從一開始的哀戚三八惡靈換成3930K,之後一度上4930K但因主機板不明相容性問題莫名死當最後退回3930K一直到現在顯卡也從9600GT升級GTX670,4年過保沒多久死去再換成GTX1070如今,9600GT還在朋友的電腦生存中令人驚訝的生命力!SSD也從最初的Crucial M4 128G換了雷到靠北的BX200 240G之後魔改NvMe BIOS,換上Intel 600P 512G一同走過了七年半效能已經被自家的i5 9400F超越......如今,要完成她的最後一哩3930K的最後升級3960X(昔日的黑色旗艦風範霸主,繼990X之後的高峰)啊?是3960X啊?是啊呃...我沒說是Intel啊XD開箱Start!!AMD從2017年起,推出Ryzen 1000系列Zen架構CPU後,開始急起直追直到Ryzen 3000 desktop series,也就是Zen2架構正式與Intel平起平坐坐擁更多的核心、更好的單/多核效率、以及AVX指令集的改進、更快的PCIe速度除了遊戲有些微差距外,AMD已幾乎超越了Intel而我這次入手的,一樣是HEDT入門改善前兩代Threadripper(以下簡稱TR)缺點的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昔日3930K,今日3960X)包裝盒相對前兩代的華麗這代收斂不少但,精美的包裝盒還是擋不了TR的霸氣啊....價格也很霸氣就是了(苦笑不過比起隔壁Intel,佛心很多(Cascade Lake-X其後採半價策略增加不少C/P值,可見之前賺多爽XD)有接觸過Server的應該多少知道EPYC的相對報價比Intel便宜不少,就差軟/硬體的持續優化了還有那該死的認Cores不認Sockets的授權...底部依舊為TR系列有的水冷鎖頭,以及Socket六角螺絲板手保證說明及貼紙不是很重要,跳過XD解開TR的盒裝 單純擺著好像也可以當景品雖然這景品比較高貴...XD驗明正身(CPU體積龐大,銅蓋重量也相當重...)ThreadRipper為AMD的HEPC等級平台相對一般PC,擁有更多PCIe、RAM通道數,更多的核心/執行序以及更高的擴充性比較可惜的是,一樣為Socket 4094接點卻無法與AM4一樣有舊晶片組(X399)的相容性勢必得購入TRX40主機板使用呃,雖然之前對技嘉的使用經驗不算太好但算上用料及網友X399的使用體驗最後還是回到G心叵測....= =a(用了好東西就會回不去了呢....嘿嘿嘿嘿嘿)希望技嘉別再讓我失望了(技嘉TRX40 Aorus Master,登錄保固5年)背面老樣子寫滿了主機板特性與同價位競品,多給了5Gbe LAN,以及較多(16+3)的VRM供電對於音效部分也有下功夫...嘛XD,這也會來測試一下內部盒裝一覽 1.TRX40 Aorus Master本體,E-ATX版型2.貼紙,也有SATA排線用的標記貼3.說明書及安裝指南、驅動光碟4. SATA線材*4、WiFi/BT天線、M.2螺絲組*3、束線帶*2、RGB LED延長線、RGB轉接線、溫度感測線*2唯一要抱怨的就是說明書,只有英文版...你這是要欺負看不懂英文的人嗎TAT...主機板一覽懶得細部介紹了,直接上圖XD身為中高階版,該有的基本上都有...如雙BIOS切換、7段偵錯顯示器等在左側I/O面板處,還有個VRM散熱風扇其他啥的就不特別提了,比較傻眼的地方是dimm安裝順序圖搞錯我擦,15K的板子還搞這種飛機RRR雖然拿了貼紙代替......也找個近似色吧G心= =lll背面一覽採用鋁散熱背板及奈米碳塗層,強化主機板剛性及提升散熱...嗎?接著,是跟著TRX40平台主機板第一波進場的贈品之一技嘉自家M.2 NVMe SSD 容量為512GB,頻寬為PCIe 3.0x4性能還算不錯,以下帶上系統碟狀態的簡單測試再來,新平台也要有個新家Fractal Define R6-C TG 黑裡透白(?前面板就像冰箱一樣,可開關、拆卸、或改開門方向XD一整面的強化玻璃側板好看歸好看,缺點就是重跟易碎截稿前拆機殼不小心敲到邊邊,然後就RRRRRRR(學費總共710元新台幣...)切記要開關側板要嘛墊個枕頭,不然就是讓機殼躺著T_T頂部開蓋後變成白癡(不是(有著良好的擴充性,最大可上420冷排)先看其中一面右方的裝飾飾板及硬碟架可調整拆下後可安裝更長的顯示卡,以及前面板最大360冷排要注意的點是E-ATX版型,會壓縮到右邊的走線空間換面風扇集線器、整線束線*2、2.5吋硬碟架*2、3.5/2.5吋硬碟架*6背後走線空間還蠻充裕,整線Easy!底部音響高度墊腳,以及前(面板)抽式濾網不太需要搬動主機就能清理,相當方便右側側板、前面板、頂蓋皆有靜音棉這咖殼的主訴求在靜音、也能走全開的散熱路線最後,關於機殼說明書及零件分裝安裝說明書非常詳盡、易懂,對應不同情形、拆裝都有考慮進去就算是我阿罵也能輕鬆上手!再來,準備上機囉...好像...哪裡怪怪的....?這景色,七年多前也似曾相似...只是CPU拆裝真的麻煩很多= =lll準備上散熱...左思右想,實在不想因為水冷漏液搞有的沒的還是上老夥伴的TR4版本,銀箭空冷=v=/(ThermalRight Silver-arrow TR4支架安裝中)現階段RAM 64G夠用了,以後不夠再上吧哪天想不開,插滿256G也不錯(咦熟悉的鏡面底部、熟悉的8導管加上改良後的風扇固定支架,安裝比起舊版方便不過說明書對加裝第2、3顆風扇沒有特別說明只能自己摸索才行~_~下一步,就是老夥伴搬新家了從舊到新如下:[2009]永垂不朽之WD Green 808G[2013]老戰友之CyberSLIM S623 2.5/3.5吋 轉5.25吋硬碟抽取盒[2017]Intel NVMe SSD 600P 512G[2017]ASUS ROG Strix GTX1070[2018]Corsair RM750x原有的耳機設備,當然是無痛移轉囉~[2015+2018]小鐵HA22TUBE管擴+WAL DAC 101.5最後整理...(當時卡在第二個風扇怎麼裝XD)開機指示燈為環狀藍色,硬碟運作燈為直條藍燈 5.25吋的框體其實略小一些,把硬碟座放進去花了好一番功夫前面板打開後,也有個方便拆卸的濾網最終上機圖我還是相對喜歡低調的電子花車燈效(?(顯卡變成標準安裝,加裝個支撐架也是合理的)蓋上玻璃蓋後,正式上機!測試時間!!主力七號機-コードギアス中二沒畢業機-------------------------------------------------------------------CPU:AMD ThreadRipper 3960X 3.8G@full (Def. PBO with TR Sliver-arrow TR4)RAM:Crucial Ballistix Sport LT 16GB*4 3200 X.M.P.MB:Gigabyte TRX40 Aorus MasterVGA:ASUS ROG Strix GTX 1070 8GSSD:GIGABYTE NVMe SSD 512GB(OS)+Intel SSD 600P 512G(Game Disk)+Crucial MX500 1TB(VM Disk)PSU:Corsair RM750x 80+ GoldCASE:Fractal Design Define R6 USB-C TG Black-------------------------------------------------------------------測試軟體如下:1.CPU-Z 1.91.0-x642.CineBench R11.5 + R15 + R203.CPUMARK4.AIDA64 6.20.5300 Memory + GPGPU 5.7-Zip 19 & WinRAR 5.716.FHD x264 & x265 Benchmark7.CyberLink PowerDirector 16(新版為18)測試檔案為1080P/30fps 170秒的MP4檔案8.Superposition 1080P Extreme9.3DMARK Fire Strike(Extreme) & Time Spy10.Far Cry 5 (測試標準為Ultra畫質)11.CPU Burnig採用Prime95全都燒模式,抓附載最重時的溫度及功耗由於之前當AMD打工仔那篇實在太冗長這次就不上測試圖了,僅上數據比較連結在此相較四號機的3930K,多工性能提升了至少5倍以上待機的耗電其實差不多(四號機已拆不想測XD),但Prime95全載卻高了不少...某些軟體在多核的支援性有限,在右側會依CPU使用率來推斷用到多少核心遊戲沒特別測是因為顯卡基底不同(RX580被GTX1070巴假的...)加上比較少玩遊戲,CPU性能對我還是相對重要嘛,玩了下用腳做平衡的全境封鎖2確實順多了在燒機的表現Prime95在最重附載時會有1~2核掉速現象~_~後續發現散熱膏沒上均勻,實際表現應該會再好一些不過熱天掉速會更嚴重吧...該換360水冷了嗎Orz新的愛妻比舊的還要熱情R(;′Д`)ハァハァ(?再來,音訊的表現後面板S1220就...這裡前面板經過的ESS SABRE9218 DAC看看實力大概如何?測試音源皆為無損播放軟體為Foobar2000 v1.4.1耳姬為ATH-A900XLTD曲目如下(リバイブ / UNIONE)以及其他幾首ACG歌曲綜合聽起來,各方面確實比起S1220好上不少作為版載的前置DAC還不錯細節還行、女聲單薄了些,樂器分離度馬馬虎虎不過至少是能在工作模式聽的但底噪..........老實說,很糟聽音樂聽到一半滋滋滋還是會發瘋=_=lll結論:感謝AMD,讓停滯六年多的CPU效能再度往前邁進8核心也逐漸成為中階主流高階也以更多核心符合創作者、工作站等需求也希望Intel別再萬年14nm+++++、還有盡快推出新架構CPUAMD逐漸收復桌上型電腦的失土,也期待未來在NB、DC市場與Intel一拚讓我們有更好的解決方案能選擇文章到此結束,感謝各位收看!!

78

-

還有 19 則留言

排序:由舊到新

收合留言

顯示舊留言

HOT看到3930K換3960X 但是沒說是Intel 這句直接爆笑

B21

2020-01-22 22:24:34

6

回覆

宇信

這機殼好棒!!!!

B23

2020-01-24 19:55:22

回覆

曉夜o魁儡師

是說600p幹嘛不直接鎖主板上,還要用原本的pcie轉接@@

B24

2020-01-24 20:03:55

回覆

哆啦A夢小矮子

[ee8iqp7x:曉夜o傀儡師]TRX40 AORUS MASTER這版有2個M.2槽位的散熱片是共用的,我裝了第一個SSD才注意到XD,若之後又入手M.2 SSD再來整併600P上去

B25

2020-01-24 23:36:58

回覆

KIGG

歡迎光臨My AMD~

B26

2020-01-29 03:31:25

回覆

2 樓

此文章已由原作者(kuyulin1728)刪除

連結

文字顏色

更多顏色

背景顏色

更多顏色

特大

很大

字級

粗體

斜體

底線

刪除線

清除格式

更多顏色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3 樓的討論嗎?

延伸閱讀

問題

三年前電腦想升級顯卡的問題

心得

分享一下自己是怎麼解決 amd software

其他

[極客灣]TR 3960X 評測

心得

9/27 ROG 水冷超頻課程體驗:AK MOD 工作

問題

七年電腦想升級玩poe2

心得

Dolby Atmos vs DTS Headphone:X 虛擬環繞音

攻略

2025 遊戲螢幕挑選詳解

問題

2500k升級3960X疑問

◄►

1

板務人員:

IP 位置

發文時間

引言回覆

收藏文章

看他的文

複製連結

卡留言

刪除文章

編輯文章

檢舉文章

嵌入文章

刪除

閱覽分級

水桶

M文

收精華區

管理本頁

編輯留言

刪除留言

檢舉留言

作品介紹

水桶名單

分享

關閉圖片影片

設定

回覆文章

卡回文

【心得】[開箱]七年多,久違了,3930K升級3960X隨筆心得

一樓

最新

本站所刊載之圖文內容等版權皆屬原廠商或原作者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巴 哈 姆 特 電 玩 資 訊 站 https://www.game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