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终南山活死人墓出了一位惊艳整个武林的女子,此女容颜之美举世无双,可以借用书中一段原文来形容——世人常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女子之美,但天仙究竟如何美法,谁也不知,此时一见那少女,各人心头都不自禁的涌出“美若天仙”四字来。她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似真似幻,实非尘世中人。

小龙女气质出众、一尘不染,宛若九天仙女下凡,此类女子似乎是道家修道人士的“克星”,他们似乎对这类仙女没有任何的抵抗力,所以丘处机当年一见小龙女就回去写下了《无俗念》,周伯通一见小龙女就心生好,公孙止恨不得能据为己有、忽必烈见了惊为天人。赵志敬嫉妒尹志平享受艳福,而尹志平则鬼迷心窍做了伤天害理之事。

一、小龙女为何不杀尹志平?

关于小龙女被尹志平玷污这件事人尽皆知,然而小龙女后来为啥不杀尹志平呢?这一点令人捉摸不透。襄阳城中小龙女偶然间听到了尹志平与赵志敬的对话,知道了那晚的实情,若是黄蓉、李莫愁,恐怕早已兵刃相见,小龙女却没有——小龙女打了个寒噤,若在平时,她早已破窗而入,一剑一个的送了二人性命,但此时懊闷欲绝,只觉全身酸软无力,四肢难动。

当尹志平将长剑递给小龙女让她杀了自己的时候,小龙女没有下手,以至于赵志敬都误会了——(赵志敬)狞笑道:“快走,快走,她舍不得杀你呢!”用力一拉,抢步出门。

当尹志平、赵志敬遂开始了逃亡之旅,两人武功不弱,但比之小龙女可差得远了,轻松更远远不及这位古墓派传人,所以只要小龙女愿意,她分分钟就能追上两人,手刃仇敌,可令人意外的是她没有这么做——原来身后十余丈外,一个白衣少女站定了脚步,呆呆地望着自己,却不是小龙女是谁?

展开全文

她不仅没有及时杀了尹志平,甚至还有心思打扮自己——小龙女心中只觉空荡荡地,伤心到了极处,反而漠然,顺手在溪边摘了一朵小花插在鬓边,望着水中倒影,痴痴的出神。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这样打扮是为了取悦尹志平呢,像不像女朋友追随男朋友的情节?

到了终南山以后小龙女开始下杀手,有人挡着的时候,小龙女恨不得一口气杀了尹志平,可当尹志平身边无人相护的时候,小龙女心肠又软了,而且她的目标似乎始终都是赵志敬而非尹志平!这就很奇怪了,难不成小龙女对尹志平有了好感?

二、小龙女的本性

金庸小说里的女子有一个特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可以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来形容,只不过那是病态心理,而金庸笔下的女子乃是受传统观念所影响,比如纪晓芙被杨逍玷污后,便爱上了这个欺负自己数个月的男子。小龙女似乎也有这样一种心理,比如连载版中她对公孙止就带有好感——与他相处数日之后,觉他气度沉穆,识见渊博,实不似个乡居孤陋之士,兼之文武全才,也不禁微感倾心,暗想陪着他过一辈子。

难道这位号称天仙姊姊、一辈子只钟情于杨过的小龙女,竟因为失身于尹志平而爱上了他?当然不是,小龙女之所以不杀尹志平,乃是因为她非凡尘中人!她是超脱凡人的存在!一灯大师佛法修为极高,一见小龙女便对她刮目相看——(一灯大师)心想:“这一对少年夫妇实是人间龙凤,男的武功如此了得,女的修悟生死,更是不易。我生平所遇,只有郭靖、黄蓉夫妇,方能和他们比肩,我那些弟子无一能及。唉,只是她中毒既深,我受伤后又使不出一阳指神功。”

在《神雕侠侣》中小龙女是“真善美”的代名词,她与后来的香香公主大不相同,香香公主更类似于傻白甜,而小龙女则是神仙中人,恰如倪匡所讲:“小龙女的这种形象,是接近神仙境界,而不是接近白痴。”她有自己的一套观念,那就是“真”、“善”、“美”!所以当她重伤垂死之际,仍可以原谅别人,从不怪罪伤了自己的全真道士与金轮法王;所以她重伤垂死之际可以祈求杨过饶了尹志平,她不怪罪于尹志平,只怨自己命苦罢了——小龙女向他凝望片刻,但见他道袍上鲜血淋漓,脸上全无血色,不由得万念俱灰,颤声道:“过儿,我的清白己为此人玷污,纵然伤愈,也不能和你长相厮守。但他……但他舍命救我,你也别再难为他。总之,是我命苦。”

当她在古墓里本可活命之际,偏偏给郭芙打了冰魄银针,常人估计暴跳如雷(如杨过),小龙女始终却坦然接受——小龙女在一刹那之间,但觉胸口空荡荡的宛似无物,一颗心竟如不知到了何处,转头瞧杨过时,只见他眼光之中又是伤心,又是悲愤,全身发颤,便似一生中所受的忧患屈辱尽数要在这时候发泄出来。小龙女不忍见他如此凄苦,轻声道:“过儿,咱们命该如此,也怨不得旁人,你别太气苦了。”

小龙女就是这么一个人,她从不会去恨别人,她将一切苦难都当成是命运的安排,如此又怎会去怪罪、怨恨尹志平、郭芙这类人?她的境界更高一层,是接近于神仙的境界,其性格特色倒与西方某一宗教颇为相似,世人有罪,我愿受一切苦而为世人赎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