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vc模式中各模块名称和职责MVC模式是一种架构设计模式,它将Web系统分为三个核心模块: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各模块的名称和职责如下:

模型(Model):负责封装应用的状态并实现应用的功能。模型通常分为数据模型和业务逻辑模型。数据模型用来存放业务数据,如用户信息、订单信息;业务逻辑模型一般是应用的业务操作,比如信息的添删。

视图(View):用于与用户交互,用户可以通过视图来请求模型进行更新,视图将模型中的数据内容展现给客户端。

控制器(Controller):调度视图和模型的作用。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再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返回的数据。模型负责输出的内容,而视图负责输出的形式,模型不依赖于视图,模型与视图是解耦的。

总之,MVC模式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核心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特定的职责,使得应用程序能够更好地实现职能分工和代码组织。

二、什么是优秀的mvc框架MVC全名是ModelView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优秀的mvc框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

三、mvc三层架构MVC和三层架构是不同的。在三层体系结构中,DAL,BLL和WEB层各自执行其职责,旨在分离职责。MVC是模型、视图、控制器。严格来说,这三个在三层架构中加起来就是WEB层。也就是说,MVC再次将WEB层划分为三层架构,并将其划分为控制器和视图。在实体的三个部分,控制器完成页面逻辑,并通过实体完成与接口层的对话,C层直接与第三层中的BLL通信。

要完全理解MVC并不简单。使用MVC需要仔细规划,并且由于其内部性的特点,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同时,由于模型和视图的严格分离,这也给调试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每个组件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全面测试。

资料拓展:MVC开始是存在于桌面程序中的,M是指业务模型,V是指用户界面,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批统计数据可以分别用柱状图、饼图来表示。

四、mvc架构的设计思路MVC设计思路:将整个处理流程规范化,并把每一个处理步骤分派到不同的组件中进行处理。

这个方案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方面:

l处理流程规范化——将处理流程划分为若干个步骤(任务),并使用一条明确的逻辑主线将所有的步骤串联起来

l处理流程组件化——将处理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任务)都定义为接口,并为每个接口赋予不同的实现模式

处理流程规范化是目的,对于处理过程的步骤划分和流程定义则是手段。因而处理流程规范化的首要内容就是考虑一个通用的Servlet响应程序大致应该包含的逻辑步骤:

l步骤1——对Http请求进行初步处理,查找与之对应的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HandlerMapping

l步骤2——调用相应的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完成业务逻辑——HandlerAdapter

l步骤3——对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调用时可能发生的异常进行处理——HandlerExceptionResolver

l步骤4——根据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的调用结果,进行Http响应处理——ViewResolver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mvc框架有哪些和mvc框架由什么组成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